曾經(jīng)的央視,高端大氣上檔次,離我們是那樣的遙遠,能登上央視幾近癡人說夢;可是就在今年5月,“中冶重機”成功登上央視那閃亮的熒屏如夢如幻。中冶集團走過七十年的輝煌歷程,尤其在2012“9.5”會議后中冶集團踏上了新征程,剔冗贅、興主業(yè),一場新技術、高科技、智能化、新業(yè)態(tài)的改革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說走就走,誓將改革進行到底。中冶集團黨委宣傳部在2018年通過和央視財經(jīng)頻道溝通策劃了一系列“大國工匠”、“匠心英雄”專題記錄片,既歌頌企業(yè)工匠,又推廣中冶品牌,將中冶集團企業(yè)形象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,讓國人了解中冶,讓世界見識中冶?!爸幸敝貦C”也在集團宣傳部門的協(xié)調與推薦中有幸登上央視神圣的殿堂,誕生了屬于企業(yè)自己的央視明星。


聞喜訊,搜腸刮肚編腳本

今年四月中旬獲悉,央視要到上海五冶拍攝“匠心英雄”,離中冶寶鋼技術箭步之遙,如果能有相關素材被央視編導選中,“中冶重機”就有機會進駐央視熒屏一展風采。按照央視編導素材指定范圍:年齡35歲以下,工作成績突出,參與過國家級或者國際級項目,并起一定主導作用的大國工匠。時間緊迫,刻不容緩,經(jīng)過簡短的溝通與梳理,“中冶重機”領導提出兩個候選人,一個是工程師,一個是一線工人。在短暫半天時間整理出兩份資料并上報集團宣傳部門待選,中午就傳來喜訊,安裝班班長朱振華參與“亞洲第一”380噸鐵水運輸車項目裝配,研發(fā)多種工裝降低勞動強度,提高勞動效率的素材入選,并要求提供拍攝“腳本”。

已是周五下午,毫無拍攝經(jīng)驗的我怎么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謅出一個拍攝“腳本”,更何況是上央視的拍攝“腳本”,這可把我為難的手足無措。本來說周五下午就要將“腳本”發(fā)給央視編導看,最遲下周一早上。正搜腸刮肚的編寫要命的“腳本”,集團編輯傳來信息,讓等一等,下周一參加五冶碰頭會,看看央視編導還有什么要求,再參考五冶“腳本”編寫“中冶重機”朱振華故事腳本。這讓我暫時緩了口氣,趕緊搬救兵,立即與正在北京參加集團運動會并有拍攝經(jīng)驗的中冶寶鋼技術企業(yè)文化部章程聯(lián)系,簡短的說了一下拍攝計劃,以及目前面臨的難題,溝通后決定由我先草擬腳本初稿,等周一大家參加五冶碰頭會后再一起進行修改。經(jīng)過參考五冶的腳本加班趕點完成了腳本初稿,主要是“中冶重機”朱振華的一些相關事跡,順便介紹了一下“中冶重機”自主研發(fā)年前才投入山鋼集團使用的亞洲第一380噸鐵水運輸車,能在1600℃的高溫環(huán)境下載重380噸實現(xiàn)鋼廠高爐到轉爐之間的無軌化運輸?shù)墓廨x成就。

忽生變,如坐針氈侯佳音

央視編導如期出現(xiàn)在五冶會議室,隨行的還有上海財經(jīng)頻道的攝影師和編導。簡短的寒暄過后,立即切入正題,謝導對已經(jīng)修改過6稿的“腳本”提出三個修改意見。印象最深的是她建議添加人物的感情故事,豐富人物的血肉,增加故事的厚度。接著根據(jù)她對故事的理解,現(xiàn)場采訪了拍攝對象。采訪過程中靈感乍現(xiàn),又往腳本中注入新的元素和情節(jié)。央視編導時間行程有限,經(jīng)過一個小時不到的溝通后說干就干,臨時劇組進駐寶鋼現(xiàn)場開始拍攝。上海財經(jīng)的攝影記者主要來指導了半天,剩余的都要靠自己來拍攝?!爸幸敝貦C”的匠心英雄主要由中冶寶鋼技術企業(yè)文化部章程操刀拍攝,所以,章程跟劇組拍攝整整3天。

可是卻從他那兒得到了一個壞消息,央視編導壓根兒不知道“中冶重機”也參加“匠心英雄”節(jié)目,似乎還不怎么感興趣,建議找“厲害了,我的國”欄目。什么情況,忙乎了幾天“竹籃打水一場空”,心情從亢奮跌落谷底。經(jīng)與集團宣傳部門同志反映情況,得到的消息是等五冶的播出后看看效果。拍攝事暫時撂一邊,轉眼一周過去,經(jīng)過公司企業(yè)文化部人員多次與集團宣傳部門溝通,很快得到答復“腳本”需要修改,拍攝待通知。我硬著頭皮根據(jù)央視編導簡短的意見進行反復修改,直到第七稿基本通過,并得到央視編導認可,我們可以開始拍了。

苦拍攝,原景重現(xiàn)拼鏡頭

拍攝是一件既讓人艷羨又讓人頭疼的事情。中冶寶鋼技術成立臨時劇組并得到五冶御用攝影師費虎的鼎力協(xié)助。第一天帶來無人機,根據(jù)“腳本”拍攝俯瞰“中冶重機”廠房的鏡頭。拍攝當天天氣相當給力,暮春時節(jié),碧空如洗,微風拂面,五星紅旗和企業(yè)旗幟迎風飄揚,風景如畫。我跟著劇組打醬油,一邊協(xié)助充當劇務一邊在群里實況轉播拍攝進度。當無人機飛起來時受到央視編導的鼓勵。

第一天的拍攝情況還算順利,等要拍到朱振華研發(fā)的專用工裝時卡殼了。360度全尺寸軸套安裝工裝、焊接花焊尺、380噸走行支撐專用工裝、空濾包箍制作工裝、旋轉焊接平臺等10余個極具智慧和創(chuàng)造力的工裝,尤其是380噸鐵水運輸車走行支撐工裝一度通過上海市發(fā)明專利申請,作為必須拍攝的專用工裝,卻無用武之地。第一批380噸鐵水運輸車已經(jīng)在山東投入使用,第二批要到7月份才能開始生產(chǎn),走行支撐專用工裝無法原景重現(xiàn)。沒有條件創(chuàng)造條件,在央視編導的啟發(fā)下將這個銷軸安裝工裝借位拍攝。好在特種車輛大型銷軸非常多,朱振華又一次發(fā)揮聰明才智,找了一個結構環(huán)境相近的工況演示銷軸安裝,展示專用工裝的威力。

就這樣白天拍攝晚上剪輯,然后將視頻發(fā)給央視編導,并等待編導的意見和建議,通常晚上10點左右收工,有一次竟然剪到了凌晨兩點。在等待的間隙,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,把能想到的拍攝下來,發(fā)給央視編導備用。這樣持續(xù)了近兩周的時間。期間還先后兩次到朱振華家里進行拍攝,一個蹩腳的“記者”對于一家子每次說話都不超過三個字的人進行采訪,也算是一種煎熬,好在兩個可愛的孩子時不時的用歡笑緩解氣氛的尷尬。章程從1800分鐘的視頻素材粗剪出30分鐘的樣片發(fā)給央視編導,最后播出的只有3分14秒,真可謂幀幀珠璣。

頌工匠,“中冶重機”現(xiàn)熒屏

“裝配線上的有心人”,這個前后耗時一個多月的紀錄片終于在5月的最后一天與我們在央視熒屏見面。“中冶重機”提前安排了會議室,調好播放頻道,通知員工前來觀看。早上8點,收到消息的員工早早地候在會議室,員工們那種小興奮溢于言表,看著自己每日出入的廠房、身邊熟悉的同事走上央視熒屏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
頌工匠,“中冶重機”現(xiàn)熒屏,唱祖國,華夏兒女展才能。節(jié)目播出后,微信相繼推送,“中冶重機”員工紛紛轉發(fā),一時間,朋友圈幾乎被這一消息刷屏,我做為工作人員也不例外。身邊出現(xiàn)央視明星,朋友圈炸了鍋,竟然還有索要簽名照,連忙回復:這個可以有。

中冶集團本次配合央視財經(jīng)頻道推出“匠心英雄”,由素人明星推廣企業(yè)品牌,既符合當前“大國工匠”的宣傳主線,又讓中冶集團揚眉吐氣。中冶集團不再是以前人們印象中那些灰頭土臉的冶建軍;看今朝,中冶集團早已是躋身世界500強的上市企業(yè)。尤其“9.5”會議后,“四梁八柱”撐起中冶集團廣廈華堂,廈門的“金磚”、西安的管廊,哪一樣不舉世矚目?渣土3D打印、380噸鐵水車,哪一樣又不令人驚嘆?企業(yè)強則員工爭創(chuàng)輝煌,員工強則企業(yè)舉世矚目。央視明星,以前是那樣遠,如今卻是這么近! (作者單位:中冶寶鋼技術)